《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重点工作上半年完成情况
一、推进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完成情况:1.汽车以旧换新方面:1月对外发布江苏省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操作指南,3月会同其他8个部门制定印发了《江苏省高效办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一件事”实施方案》。截至7月1日,我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一,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三。2.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方面:1月在全国率先发布江苏省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指南。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截至7月,全省各设区市均明确了市级活动实施细则,全省电动自行车累计换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二、加力扩围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和手机以及家装家居等购新换新补贴政策,全年拉动家电销售1000万台,手机等数码商品300万台。
完成情况:1月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印发《2025年苏新消费·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实施细则》(苏商运﹝2025﹞19号)、《2025年苏新消费·3C商品购新补贴专项活动实施细则》(苏商运﹝2025﹞17号)、《2025年家装家居换新补贴活动的通知》(苏商运〔2025〕18号),全面推动我省家电3C和家装家居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截至6月30日,全省销售家电1280.41万件,销售3C手机数码商品607.71万件,销售家装家居497.72万件。
三、办好“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全年开展不少于10场重点省级促消费活动、不少于2000场“一市一主题”促消费活动。
完成情况:成功举办苏新消费“春惠江苏”和“夏夜生活”主题系列活动,全省13个设区市共同推出“一市一主题”消费促进品牌矩阵,全省累计开展35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叠加发放超8.5亿元惠民消费券及5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组织6.5万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参加。
四、持续打造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品牌活动,合力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完成情况: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全国首批成立省级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专班。梳理上报9个江苏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最佳实践案例至商务部。积极响应中华美食荟工作部署,开展第五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
五、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政策支持,持续指导举办家政促消费活动及家政企业员工实名认证工作。
完成情况:主动联系、积极协调省金融监管局、基层商务部门、相关协会、重点企业等,确定资金落地方案,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5年家政服务员商业保险补贴工作的通知》(苏商服函〔2025〕235号),正式启动家政商业险补贴资金申报工作。
六、推动《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落地见效。
完成情况:1月8日,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省商务厅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主要内容,并进行政策宣传解读。
七、拓展首店首秀首展等消费场景,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成情况:学习外省发展首发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赴省内相关城市进行调研,召开政策制定征求意见座谈会,了解我省各地开展首发经济的基础条件和思路举措,同时进一步掌握企业所需、商户所困、群众所盼。
八、开展国货潮品新消费系列活动,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
完成情况:组织开展春节、元宵老字号促消费活动。开展贯穿全年的“1+4+N”场老字号系列促消费活动。指导举办第七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
九、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积极参与消费促进活动,开设江苏特色产品专区,拓展销售渠道。
完成情况:印发《关于做好“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第七届双品网购节”相关工作的通知》,组织电商平台和企业参加网络促消费活动。开展电商企业大走访优服务工作,赴20家以上电商企业、电商示范基地走访调研。组织两场“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活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联合京东集团、淘天集团,率先上线“江苏外贸优品”省级专区,推动京东集团、淘天集团、苏宁易购、汇通达、京东工业、海智在线等电商平台发布助力江苏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拓展内销的支持举措。
十、持续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等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支持企业通过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重点展会拓市场促出口。
完成情况:支持超1000家企业参加30场货物贸易境外重点展会;组织超3700家企业参加第33届华交会、第137届广交会。
十一、优化出口信用保险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有效助力企业防风险拓市场。
完成情况:1—5月,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全省贸易和投资规模575.3亿美元,增长11.5%;支持全省出口520.9亿美元,增长11.5%;服务企业超2.9万家,增长16.5%;赔付案件542件,已决赔款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2.1%。其中,支持2.5万家小微企业出口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小微企业专属“保易赔”快速理赔100件,赔付金额288.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7.8%、257.7%。
十二、持续推动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用足用好各类海外仓资源。
完成情况:举办全省稳外贸专题对接培训会,培训会分跨境电商培训会、供应链平台对接会和海外仓对接会3个专题召开,线上近5000人参加培训。组织我省企业参加中国跨交会,苏州、常州在展会期间举办推介活动。指导无锡成功举办2025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展会期间,省商务厅主办江苏省公共海外仓资源对接会,推动海外仓资源共享、渠道共用。
十三、组织企业参加绿色贸易相关培训,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完成情况:商务部外贸司会同省商务厅指导贸易发展局和苏州市商务局举办本年度首期绿色贸易专题培训。组织企业参加欧洲智慧能源展、阿布扎比世界未来能源展、日本国际智能能源周等6场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十四、出台我省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若干措施。推动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五项内容落地。持续推进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综合平台建设。
完成情况:聚焦跨境数据采集、标注、存储等领域,持续完善“苏数通”数据跨境公共服务功能,为苏州全市乃至全省企业提供数据出境全流程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4家企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经平台上报中央网信办审批通过。
十五、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专场活动,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开展2025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完成情况:举办三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省级活动。征集并发布省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和产业集群。
十六、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快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完成情况:充分发挥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作用,上半年共完成371个国际招标项目。用足用好国家进口贴息资金政策,助力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指导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张家港市、无锡新吴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招引菜鸟物流跨境电商进口项目,高效运营亚太咖啡生豆等分拨中心,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等通关便利化水平。
十七、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更大力度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
完成情况:组织超800家次企业参加新加坡亚太海事展、印尼两轮车展等67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会。
十八、实施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支持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支持我省企业入区发展,持续推进合作区稳步发展。
完成情况:组织省内相关企业赴西港特区、东方工业园等我省重点合作区开展考察对接。召开合作区专题宣讲推介会,组织省内企业参会,加强招商推介。
十九、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措施,编制重点产业招商图谱,吸引更多优质外资参与强链补链延链。
完成情况:确定工作思路,选定第三方智库承担《江苏重点外资产业招商图谱》编印工作。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开展《江苏重点外资产业招商图谱》编印。
二十、实施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鼓励政策。
完成情况:举办江苏省氢能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落实商务部2025年第12号公告,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试点工作。配合商务部进行外国投资者利润再投资政策调研。
二十一、积极发展外资总部经济,推动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
完成情况:2月11—12日,赴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调研,了解三家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情况,并召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情况座谈会。3月印发《省商务厅关于明确2025年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任务清单的通知》,明确三家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2025年重点任务。6月印发《省商务厅关于组织开展我省第十六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商资函〔2025〕313号),启动第十六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工作。
二十二、培育和核定我省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外资在我省创新发展。
完成情况:启动2025年第一批外资研发中心免退税资格核定。组织开展全省外资研发中心业务培训。
二十三、进一步支持和指导南京市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试点任务全面落实,支持试点地区在电信、医疗等领域引进外资。
完成情况:根据商务部部署,推动南京市落实新一轮试点任务。推动苏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复制推广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经验及案例。
二十四、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和“跨国公司江苏行”系列活动。
完成情况:年初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明确部署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上半年,完成调研、拜访、安排陪同代表团考察访问驻在地及周边国家地区跨国公司总部50家以上。邀请安排12位跨国公司高管拜会省领导,邀请组织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等访问江苏,举办“跨国公司江苏行”镇江交流会等活动。
二十五、制定实施江苏自贸试验区贯彻国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具体举措。
完成情况:研究起草江苏自贸试验区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意见的任务举措,完成两轮征求意见。
二十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探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围绕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集成创新研究,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
完成情况: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国内外先进做法,从内涵目标、经验借鉴、制度设计等方面出发,形成“江苏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制度集成创新”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基础上,起草《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创新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并两次致函省有关部门及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市征求意见建议。
二十七、修订完善全省经济开发区评价体系。
完成情况:牵头开展全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修订工作,会同南京大学共同开展全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研究,经省委考核办审定列入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召集省委组织部、省工信厅等9个省有关部门及相关经开区召开工作座谈会,赴山东、浙江省商务厅调研学习。
二十八、提升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水平。
完成情况:赴部分国际合作园区开展调研指导。梳理各地国际合作园区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编制印发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发展案例(苏商开发函﹝2025﹞367号)。
二十九、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完成情况:指导苏州市编印出台《落实〈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工作清单》,明确了“目标任务、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牵头市领导、市级牵头指导部门、园区对接落实部门”等要素。
三十、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深化拓展对韩经贸合作。支持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完成情况:持续推进与韩国SK集团、悦达起亚等韩资企业重大项目合作。
三十一、打造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激活新“夜”态。
完成情况:赴省内外开展相关调研和摸底,了解全省夜间消费集聚区域分布、数量、特色等基本情况。委托专业机构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编制《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区提升引导指南》和《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区监测指标》,为各地夜经济集聚发展提供指导。
三十二、推进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完成情况:召开年度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年餐饮燃气安全生产工作。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签订委托服务合同,启动餐饮燃气安全指导工作。
三十三、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专项整治,提升行业安全生产、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环境保护水平。
完成情况:印发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计划于4月至8日在全省报废机动车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排查治理工作。印发关于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通知,截至6月底已完成全部任务的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