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32期
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32期)
江苏驻马来西亚经贸代表处 二○一八年十二月七日
马投资发展局:以增值产品强化本地业务外资迁厂仍带来新投资
《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总执行长阿兹曼认为,尽管有外资认为马“不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业务”,但外资在转移相关业务到邻国的同时,仍带来新投资及将原有业务多元化。如日本松下和索尼公司宣布转移部分业务到越南等周边国家,可以通过增值的产品来强化本地业务。
阿兹曼说,大型企业从落户马来西亚开始就建立了供应链,因此在马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也能够受惠于过去耕耘的结果。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阿兹曼指出,马截至目前已吸引来自超过40个国家的5000多家国际企业,许多公司业务多元化,显示出外资对马的信任。尽管政府近年来表明不欢迎劳动力密集的组装型工业投资,但相信马工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知识经济后,仍会继续吸引很多投资。
马来西亚商业信心指数上涨7% 其中服务业涨建筑业跌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整体商业情势好转,第四季度业绩被看好,信心指数再上涨7.1%,尤其是服务业已连续两个季度上涨,但建筑业信心指数却进一步恶化。马统计局首席统计师拿督斯里乌兹尔博士说,服务业者第四季度信心指数上涨18.8%,而上个季度增加16.5%。“但建筑业的信心指数却进一步恶化,从第三季度负7.7%,来到第四季度的负21.5%。”他在昨天发表的报告指出,批发和零售贸易领域的信心同步攀升,幅度13.2%,前一季只上升3.6%。乌兹尔博士说,商界普遍看好第四季度至明年首季的表现,42.6%受访者预期营业额走高,这比4至9月间同样看法的人高出12.3%。“只有14.8%受访者,看淡这期间营业额会下跌。”其中,工业、批发与零售贸易及服务领域,最看好从今年10月至明年3月的6个月表现。在雇员人数方面,8.6%受访者第四季度会增聘人手,表示会减少人员的有7.2%。至于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大部分商家(74.9%)雇员保持稳定,17.4%受访者增聘人手,其余7.7%则缩减员工。回顾第三季,整体商业表现改善,比前季增加4.1%。当中,批发与零售贸易领域是最大推手,上扬14.2%。马统计局指39.4%受访者表示第三季营业额提高,另25.5%表示营业额下跌。
马贸工部副部长:马来西亚将于明年初公布新的汽车产业政策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王建民表示,马政府在重新研究国家汽车政策,它将由四大支柱支撑,包括连接移动、工业革命4.0、人工智能和下一代汽车。他指出,政府修订的国家汽车政策也包括“国产车3.0计划”(即创建马第三家国产汽车企业)。王建民为2018年吉隆坡国际汽车大会主持开幕仪式后向媒体说,一旦修订汽车政策后,整个汽车体系将会受到监管。他指出,政府预计会在明年初宣布修订后的国家汽车政策,电动汽车及新科技是该政策探讨的重要领域。王建民透露,2014年修订的国家汽车政策聚焦在节能汽车,如今则是电动汽车及新科技。随着新科技的诞生,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它概括了自动驾驶汽车、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和充电站等必要的体系。王建民说,目前政府接到来自个人、私人界及政府相关企业的超过20份有关“国产车3.0”建议书,为了作出公平、透明和全面选择,贸工部正评估所有建议,必要时会要求相关私人或公司提供计划详情。“尽管提呈国产车3.0建议书的期限已过,贸工部还是陆续接到建议书。”王建民也说,马哈蒂尔总理希望“国产车3.0”以先进科技进军全球市场。王建民说,国产车3.0将符合欧6或至少欧5排放标准,政府已接洽日本汽车制造商寻求协助,包括日产和丰田汽车制造商。他指出,去年以来,马国内有27家汽车生产商,生产汽车、两轮车及商业车辆。“汽车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或400亿马币,大马共有641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创造73万6632个就业机会;80%的汽车零部件是在本地制造。”
马来西亚9月进出口创10年来最大顺差记录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9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7%,而进口额则与同期相比萎缩2.7%,由此取得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贸易顺差153亿马币。根据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MITI)公布的9月贸易数据,其出口额为830亿马币,进口额为678亿马币,是今年第二低的进口额。9月的贸易总额同比上升2.3%,至1508亿马币。其中出口额增加,归功于与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和澳洲的贸易额均增加。而该月进口额减少,是因为减少进口来自印度、韩国、越南、阿联酋和欧盟商品。由此,9月贸易盈余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85.9%,至153亿令吉,创近10年新高。按月来看,9月出口环比上涨1.5%,进口则减少15.5%;贸易额和贸易盈余分别环比下跌6.9%和暴增8.5倍。按季度比较,截至今年9月的第三季,出口同比上涨5.2%至2510亿马币,进口2258亿马币,同比上涨6.3%。
马来西亚贸工部副部长:积极招揽外资 高科技转移可提高收入
《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王建民指出,马投资发展局从1980至今年第一季度,已批准29731项生产计划,总值高达1.143兆马币。上述计划已为马创造超过34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有180万(55%)的就业机会属于管理、监督、技术及技能方面的职岗。他认为,积极招揽外来直接投资项目,通过高科技转移,可为国民带来高收入、高品质及高科技的工作。不过,他补充要让工业永续发展迈向工业4.0,通讯技术及基本设施必须相应加强,以支撑工业经济发展。“为此,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雷京也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推出全面的‘工业发展大蓝图’,目前在进行最后的咨询阶段。”此外,随着工业4.0改革的推进,国内虽然拥有超过500个工业园,不过大部分工业园未能达到外资所提出的要求。他表示,如今不少企业尤其是外资公司,不仅追求工业园内完善的基本设施,更要求符合国际水平的优越城镇环境,新时代的工业改革已改变模式,若不提升工业园,或在发展洪流中很快被淘汰。他建议国内工业园可向位于古来优美城围篱式工业园或士乃机场城i-PARK工业园借鉴,现代化的工业园提供厂房、员工宿舍、诊所、篮球场、休闲公园及跑步道等。他说,据他了解,雪州或槟城也还未有类似的工业园模式。
信息来源:联合早报、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