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8期
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8期)
江苏驻新加坡经贸代表处 二○一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国与新加坡结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
2018年11月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会见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共同宣布结束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双方将在履行有关国内程序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升级
新加坡外籍劳工政策将持续紧缩
《联合早报》11月6日报道,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近期在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指出,新加坡限制外籍劳工的政策迫使企业投入自动化设备和其他提振生产力举措,对新加坡经济带来积极作用,政府无意改变目前外籍劳工政策。但在金融科技等较高技能领域,王瑞杰表示,政府正着力推动各项吸引外来人才政策,寻求具备相关技能的优秀人才,从而协助新加坡实现数码经济目标。
新加坡是中国第二大外派劳务目的地国,截至2018年9月,中国在新加坡劳务人员总数超过9.7万人,近年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务占比提高,结构呈优化态势。
2018年以来中新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8年以来中新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中方统计,前三季度两国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工程承包等领域合作均实现快速增长。双边贸易方面,货物贸易进出口额615.8亿美元,同比增长8.7%。其中,中国对新加坡出口360.6亿美元,增长12.5%;自新加坡进口255.2亿美元,增长3.7%。中国继续保持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新加坡为中国在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方面,中国对新加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3.3亿美元,增长14.1%,新加坡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国;新加坡对中国实际投资40.5亿美元,增长10.9%,新加坡继续为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工程承包方面,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新签合同额18.6亿美元,增长52.9%;累计完成营业额占已签合同额的97.5%,显示收款状况良好。劳务合作方面,中国向新加坡派遣劳务人员2.3万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在新劳务人员超过9.7万人,其中,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务占比提高,人员结构呈优化态势。
李显龙总理:中美须避免贸易纠纷引发更广泛冲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7日报道,李总理认为,中美贸易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将引发两国间更为广泛的冲突,如在投资、货币等课题上相互猜忌和不信任。中美贸易纠纷若不妥善解决,两国间将产生相互猜忌和不信任。李显龙总理因此希望中美能通过谈判找寻解决方案,并且要有想要达成协议的意愿,即使无法化解也应保持克制,避免贸易课题“沸腾外溢”,影响两国整体关系。他昨晚(11月6日)出席首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的欢迎晚宴,与现场嘉宾对话时,就中美关系对全球和本区域的影响分享看法。他说,一些中国人认为美国想阻挠中国崛起,一些美国人也认为中国人想取代美国的超级强国地位。对此,对话会主持人、彭博社总编辑米约翰·米思伟(John Micklethwait)追问李总理,是否认为美国正在尝试阻挠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呼吁新加坡企业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机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7日报道,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11月6日出席首届进博会期间举行的新中贸易与投资合作论坛,呼吁新加坡企业从三个方面把握中国经济新发展阶段的机遇。鼓励新加坡企业到中国沿线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开拓商机,挖掘二三线城市巨大的增长潜能;新加坡企业可以为到海外投资大型项目的中国企业提供所需的法律、融资和项目管理等服务;新中企业可以携手到第三方国家投资。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推出Spark计划助力数码科技起步公司发展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8日报道,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11月7日宣布推出SG:D Spark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本地数码科技起步公司提供援助。成功加入该计划的公司在申请政府津贴时会获得优先考虑,并可通过“加快培训专才计划”(TeSA)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将与特定社区伙伴合作,开办一系列高级讲习班,指导企业提升品牌和营销能力,传授融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实用知识。此外,企业将有机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建立或扩大客户群,带来更多商机。目前已有超过40家公司对加入计划表示兴趣,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希望未来一年能吸引至少100家公司加入计划。
研究机构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对新加坡中小企业影响初步显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9日报道,国际资讯集团益百利(Experian)旗下DP资讯一项针对新加坡12万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2018年三季度批发、运输仓储两个行业拖欠付款超过90天的企业占比均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分别达到11%、13%;两个行业按合约付款的企业占比则均下降4个百分点,分别降至41%、39%。分析认为,作为受全球贸易形势冲击最直接的行业,新加坡商贸批发和运输存储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益百利东南亚信贷服务与策略总经理高傅达认为,一个国家即使不是关税措施的目标,但关税措施所针对的国家半成品需求减少,也会间接对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和海外市场销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