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流通业发展
索引号   014000335/2015-01162
信息分类   流通业发展  时效    
发布机构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 发文日期   2015-06-02
信息名称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关于印发《2015年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容概述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关于印发《2015年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苏商运〔2015〕403号 关键字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 关于印发 2015年 商务领域 扩大消费 工作要点 通知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关于印发《2015年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6-02 16:19浏览次数:

各省辖市商务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商务局:

现将《2015年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

各地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时限,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及时报送当地工作情况 。请分别于6月、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国办发〔2014〕5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包括工作进展及成效、6个专项行动计划的推进情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以书面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同时做好省政府及商务部进行督查的准备工作。



星空国际彩票平台app

2015年6月2日

(联系人:张劲松,电话025-57710203,邮箱:jssswtyxc@163.com)


2015年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要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1号)和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内贸流通健康发展促进消费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43号)精神,充分发挥消费对引导生产、吸纳就业、服务民生的积极作用,特制定工作要点如下:

一、加快推进现代商圈建设

(一)推进徐州商圈加快建设。以《徐州现代商圈建设布局规划》为引领,优化商圈产业整体空间布局,进一步细化商圈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商圈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流通方式运用和发展,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着力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和物流标准化,扶持骨干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商圈商品流通体系,打造区域性商贸流通平台,成为淮海经济区的品质消费中心、商品集散中心、流通组织中心、服务增值中心、商贸创新中心。

(二)促进南京商圈提档升级。优化商业布局,推进新街口商圈和河西CBD双轮驱动,打造网上新街口,构建智慧商圈。加快传统商贸转型升级,提升业态内涵,引进现代商业模式和国际知名商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三)推进苏锡常商业带特色发展。接轨上海自贸区功能,加强“老字号”特色街区建设和改造,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和中央商务区建设,推进乡镇微商圈建设。

    (四)支持商圈内企业发展。鼓励通过商圈融资等方式支持商圈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增强商圈的吸纳和辐射能力。

二、加快推动商品市场转型升级

(一)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明确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基本路径,指导各市商务部门和面上市场开展转型升级工作。

(二)开展典型示范。根据商品交易市场特点,认定一批转型升级典型示范市场,分门别类选择转型升级先行先试市场。研究制定省级典型示范市场标准。通过培育、认定典型示范市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面上的转型升级。

(三)加大推进力度。召开全省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推进会,落实《江苏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指导意见》,部署我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工作。开展典型市场示范交流,举行大电商与大市场合作对接活动。

(四)探索公益性试点。结合我省农产品流通规划和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选择2家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开展公益性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公益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保障、运营管理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批市场促销售、保供应、保安全、稳价格等公益性功能。

三、积极推进绿色循环消费

(一)创建绿色商场。创建一批绿色商场,引导企业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做好建筑、照明、空调、电梯、冷藏等耗能关键领域的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推广使用LED灯等节能照明产品,淘汰高耗能照明设备;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屋顶、墙壁光伏发电等节能设备和技术,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商场节能量交易机制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制度。

(二)扩大绿色采购。鼓励企业借助实体店、网店及互联网平台采购绿色、低碳产品,与绿色低碳商品的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从产品源头抓起,引导生产企业低碳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限制和拒绝高耗能、高污染、过度包装产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三)引导绿色消费。在大中城市利用群众性休闲场所或大型旧货市场开展“城市闲置物品交易大集”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设跳蚤市场,方便居民互通有无、交换闲置旧货,实现闲置物品共享。鼓励企业开设闲置物品网络交易平台,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手段,最大程度地促进闲置物品流通,实现物尽其用。配合“节能利民行动”,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推动落实淘汰“黄标车”。在商品零售场所开展节能产品宣传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

(四)推动绿色餐饮。倡导餐饮企业提供小份餐饮、自主餐饮、分餐制等节俭用餐服务,引导餐饮企业减少浪费,并为消费者“打包”提供方便。减少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桌布等一次性用品使用量,使崇尚绿色餐饮在行业和消费者之间蔚然成风。

(五)开展绿色回收进商场、进社区活动。选择有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开展回收利用知识系列宣传和普及活动,组织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等竞赛活动,组织“企业对外开放日”,由回收利用企业面向居民开放,组织代表参观循环再生流程,介绍典型回收模式。在示范店内举办再生资源回收与节能活动宣传行动,开展废电器电子产品等回收活动和宣传教育,宣传限制塑料袋使用的积极意义,减少塑料袋使用量。

四、强化电子商务引领作用

(一)打造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开展2015—2016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创建工作,择优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鼓励基地(园区)发展物流快递、技术支撑、美工摄影、检验认证等电商配套服务业,在实现中小企业孵化、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为当地和周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二) 确定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开展2015—2016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遴选一批特色鲜明、模式新颖、发展潜力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支持他们加快发展。提炼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扩大企业的示范影响面,增强行业发展活力,择优推荐申报2015-2016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三)支持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支持示范企业建设一批骨干性平台,在创新经营模式、整合市场资源、带动关联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培育一批专业性特色化电商平台,鼓励开放交易平台为江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载体,充分发挥江苏产业优势,面向民生服务,推动江苏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商平台建设。

(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开展首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在推荐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的基础上,择优确定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从省级电商村培育对象中,选择确定第二批省级电商村,扩大农村地区特色产品销售,进一步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五、大力发展商贸物流

(一)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大力推广标准托盘及循环共用,在快速消费品、农副产品、家电、药品领域培育一批标准托盘循环共用重点企业。发挥骨干示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引领作用,提高标准托盘租赁比率和一贯化带盘运输作业比率,提升托盘循环共用水平。

(二)加强商贸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苏宁“物流云”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标准化试点,统一平台建设标准,增强平台服务功能,建立商贸物流诚信体系。指导惠龙e通货物运输集中配送电子商务平台申报商务部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第二批重点推进平台,培育1-2个国家重点推进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托盘循环共用企业、商贸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共同配送企业开展典型示范,认定一批示范企业和平台。

六、加快推进城市共同配送

(一)积极开展共同配送试点。继续推进南京市国家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加强城市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建设和运用,加快城市共同配送标准化建设。推广南京市城市共同配送试点经验。

(二)鼓励连锁企业发展配送业务。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提高统一配送率,利用其物流系统为所属门店和社会企业统一配送。大力促进老字号传承保护和创新,支持老字号企业开展连锁经营。

(三)加强末端配送设施建设。鼓励在学校、社区、地铁等周边设立末端配送站或建设公共自助提货柜等,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完善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网络。

七、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一)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传统生活服务业嫁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经营业态。积极扶持生活服务类公共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平台对接供需、规范市场等功能。

(二)坚持培育龙头企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并举。积极整合资源,在餐饮、住宿、家政、美发美容、家电维修、洗染、沐浴、人像摄影等行业,积极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出特色,实现差别化竞争。

(三)组织开展商贸服务业优质服务活动。在全省服务行业积极倡导守法诚信经营,进一步强化全行业诚实守信的服务意识,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企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八、积极做好消费促进工作

(一)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各地结合本地消费特点、产业优势和风俗文化特色,利用节假日因地制宜组织好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各地商品以“赶大集”、“名特优产品展示”等方式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

(二)搭建内外贸融合平台。总结推广南通叠石桥市场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的引领作用,促进外贸企业与国内经销商对接、外贸商品与国内消费者对接。

(三)实施“鲜活农产品直供社区”示范工程。在坚持建设多形式、多业态农产品社区直供店(点)的基础上,重点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订店(点)取模式,通过目标管理、典型示范、资金扶持和重点协调服务,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内完成1000家农产品社区直供店(点),为社区居民创造平价、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

(四)继续推进丝绸创意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茧丝绸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省茧丝绸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扩大市场消费。

九、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加强日常监管,组织成员单位集中开展农村与城乡接合部市场专项整治、车用燃油专项整治、互联网领域专项整治等重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危害民生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二)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力度,积极推进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案件曝光平台。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共治局面,营造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的营商环境。

(三)探索建立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依法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形成“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诚实经营、放心消费市场环境。促进信用交易发展,鼓励企业间开展信用销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信用消费,规范发展商业保理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四)推动商务诚信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树立诚信企业典范,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弘扬重信践诺的传统商业美德和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

十、加强市场监测与调控

(一)加强监测分析与研判。优化样本企业,扩大生活必需品监测样本企业地域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全省市场监测样本企业,紧扣当前市场热点,挖掘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市场分析、趋势预测和综合研判。紧盯市场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更好地发挥决策支持能力。

(二)创新市场应急调控机制。依据不同商品特点制定分类调控方案,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场调控制度体系。加强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管理、运行高效的储备制度,抓好本地储备任务落实。严把企业资质关,科学确定承储单位,足额建立猪肉、蔬菜等重要商品储备。

(三)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按照预案完备、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企业可靠、品种齐全、投放及时、布局合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应急调运体系。加强投放演练,制定完善投放预案,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从投放时间、储运调剂、投放价格到网点布局的投放预案,形成反应迅速、措施得当、保障有力的应急响应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星空app安卓版排行